设为首页   潇湘健康网 欢迎您~!

醛固酮-心灵药讯

生命激素 “醛固酮”,少不得,更多不起

撰稿:周医生 张博士

醛固酮,人体内调节水盐代谢和血压平衡的重要激素。少了,难以维持正常的体液和血压;多了,你的血压会增高,血管会硬化,大脑易中风,心肾会衰竭。生命所系醛固酮背后的故事。。。

醛固酮主要在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,原料为胆固醇,经胆固醇侧链裂解酶CYP11A1、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催化等酶促反应合成为醛固酮。肾上腺外的其它组织如心肌细胞、脂肪细胞、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也能产生少量醛固酮。

脱氧皮质酮

皮质酮

胆固醇

孕烯醇酮

醛固酮

孕酮

CYP21A

3β-HSD

醛固酮是具有双重身份的盐皮质激素,既能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,又能产生有害的病理作用。

醛固酮的生理作用

醛固酮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肾脏,与肾小管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胞浆内盐皮质激素受体(MR)结合,形成激素-受体复合体,后者通过核膜,与核中DNA特异性结合位点相互作用,调节特异性mRNA转录,合成多种醛固酮诱导蛋白,使管腔膜对Na+的通透性增大,线粒体内ATP合成和管周膜上钠泵的活动性增加,导致对Na+和水的重吸收增强,K+的排出量增加。醛固酮也可作用于汗腺、唾液腺导管及胃肠上皮细胞,发挥保钠排钾作用。此外,醛固酮还可增强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敏感性。

醛固酮的病理危害

高血压

醛固酮增加,结合MR导致其过度激活,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,引起交感驱动增强,压力反射功能受损;作用于肾脏,引起水钠潴留,血容量升高;作用于血管,引起内皮功能失调,血管收缩和血管重塑。以上综合作用导致血压升高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(MRA)已被临床实践证明可有效降压,尤其是对于其它降压药难以控制的高血压。

靶器官损害

醛固酮增多,过度激活MR,损伤靶器官,包括大脑、心脏、血管系统、肾脏、呼吸系统和脂肪组织。它增加了中风、左心室肥厚、冠状动脉疾病、心衰、心律失常、肾功能衰竭、血管硬化、内皮功能障碍、糖脂代谢紊乱、糖尿病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的发生率。醛固酮持续增高可引起水钠潴留、血压升高,有时会导致低血钾和碱中毒,醛固酮持续升高会导致心脏、血管、肾脏的结构和功能改变。醛固酮对靶器官的损害可以独立于其升高血压的作用。拮抗醛固酮受体、抑制醛固酮过量成为治疗高血压、心衰、肾病的重要手段。

TIA:短暂性脑缺血发作;CIMT: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;PWV:脉搏波传导速度;OSA: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;LVH:左室肥厚;CAD:冠状动脉疾病;MI:心肌梗死;

如何防治醛固酮增多症

我们既已知晓醛固酮过量的危害,还应该懂得如何防治增多产生的疾病,有备无患。

--加强醛固酮筛查,有利于高血压的精准施治,减少MACE发生率

根据美国醛固酮增多症防治指南及中国专家共识,下列人群需要开展醛固酮筛查:

  • 持续性高血压者(>150/100 mmHg);
  • 使用3种常规降压药(包括利尿剂)无法控制血压的患者(>140/90mmHg)或需要四种药物才能控制血压的患者;
  • 新诊断的高血压患者;
  • 高血压合并自发性或利尿剂所致的低钾血症的患者;
  • 高血压合并肾上腺意外瘤的患者;
  • 早发性高血压家族史或早发(<40岁)脑血管意外家族史的高血压患者;
  • 原醛症患者中存在高血压的一级亲属;
  • 高血压合并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(OSA)的患者。

此外,肥胖者因体脂高于常人,脂肪细胞分泌的瘦素可直接刺激醛固酮分泌。

--积极使用MRA,降低醛固酮增多所致高血压,保护靶器官减少MACE

《Expert Opinion On Pharmacotherapy》(药物治疗专家意见杂志)一项前瞻性、随机、盲法终点研究显示:双侧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(IHA)患者服用依普利酮(25mg bid滴定至200mg)治疗24周,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良好,达标率82.4%,降压速度较对照组更快,副作用更少。[1]

[1] Expert Opin. Pharmacother. 2008;9(4):509-515

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》(新英格兰医学杂志)发表的EPHESUS研究[2]纳入37个国家674个中心的6642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(LVEF≤40%),随机分入依普利酮治疗组(n=3319,25mg/d滴定至最大50mg/d)和安慰剂对照组(n=3313),跟踪随访16个月,结果显示:依普利酮可降低15%全因死亡率、21%心因死亡率和13%心因性住院率。

[2] N Engl J Med. 2003 Apr 3;348(14):1309-21.

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》(新英格兰医学杂志)发表的EMPHASIS-HF研究[3]纳入278个中心的2737名接受标准药物治疗的心功能II级及以上(LVEF≤30%)患者,随机分入依普利酮治疗组(n=1364,50mg/d)和安慰剂对照组(n=1373),跟踪随访21个月,结果显示:依普利酮可显著改善心衰患者的住院结局,使心衰住院或心因死亡率降低37%,全因死亡率降低24%,全因住院率降低23%,心衰住院率降低42%。

[3] N Engl J Med. 2011 Jan 6;364(1):11-21.

高选择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